红木家具(14)——皇宫椅

桌和案是较晚单独列出来的功能性家具。它经历了从大变小、从小变大到实用性的三个发展过程,它还有一个学名,叫做“承具”,可以解释为承放物件的家具。
从大变小的过程:

早期的榻比较巨大,有史图可靠的在唐太宗时期的十八学士图可见一番。当时的榻可以当做今天的桌案来看,有兼有坐卧之功能,所以不是专业的承具;早期的凭几是用来依靠的,后来凭几面越来越大,可以放置文稿、笔墨等,也可以视为承具的早期替代形制等等。我们福林堂红木认为,今天称之为“托盘”的是最早期专业承具的代表。下图我们整理了一些图片,大家一起辨认一下。关于托盘还有一个表示夫妻相敬如宾的魅力传说“举案齐眉”的故事。

从小变大的过程:

这个变化是随着人们高坐起来对专用承具的需求开始明确而产生和发展的。我们古代的就餐方式是分餐制的,所以专业桌子最早是满足这个需求的。流传至今的物件非常少。

曾经马未都老师非常后悔没有得到的一张非常大的黄花梨案子,长4.2米,案面是一块独板,俗称“一块玉”,就是说整块板跟玉似的,漂亮至极。这张案子几百年来都在福建的一个宗祠里,受无数人的礼拜。可惜最后被外国人收去,现在在美国丹佛博物馆展览。

现在流传下来的“八仙桌”的形制也不是今天我们常见的大小。从名字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一张四方桌是用来坐八个人的,今天我们家里面常用的方桌无论如何也挤不下这么多人。那是因为分餐制时代可以坐下来一起享食,共餐制的今天那么大的桌子吃饭,夹菜是很不方便的。所以说,家具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变化的,同时也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大小合适的过程:

家具在大小合适的演变过程中,基本形制开始定型。现在有一款桌子是比较独特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说是中国发明的,西方人说是西方发明的,大家争论的不是发明权,而是争论人类文明的谁先谁后。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的是承具历史,不争论这个。
华夏文明最早出现的圆桌是百灵台,据考证汉时代已经有了。它的出现不是为了专门就餐,而是在审美层面上的视觉盛宴。相传因为宝物都有灵气,古代帝王、皇帝在后院休息欣赏各地进贡的宝物时,都坐此款家具。

西方人认为“平等”和“自由”就是圆桌文化的精髓。很多国家将圆桌文化精髓传承,但因不同文化的差异,也就必然带来命运的迥异。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排坐次,孰先孰后,孰左孰右,马虎不得,造次不得,大家虽是被逼上梁山,但聚义厅里没有一张大圆桌,这种尊卑高低的讲究不逊于皇宫。有学者在研究了圆桌文化发出了“天下兴亡,‘桌子’有责”的呐喊,对近代文明史的解释倒也贴切。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明轩圆桌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福临门面雕圆桌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百灵圆台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彪云餐桌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国色天香餐桌

福林堂红木—缅甸花梨木精品—豪华如意餐桌

桌案的发展进程精彩缤纷,下文我们福林堂红木将继续介绍。